为持续推进“三所学校”和县中质量提升帮扶工作,以青年力量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实施,促进城乡区域体育事业协调发展,7月16日至21日,肇庆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“体育下乡 青春寻迹”社会服务实践团和“心手相牵 温暖童心”关爱留守儿童实践团分赴肇庆市鼎湖区和云浮市罗定市开展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
“体育下乡 青春寻迹”社会服务实践团走进原广利中心小学桥林分校,与孩子们在运动中传递快乐,用陪伴搭建心与心的桥梁;在广利街道,围绕国家资助政策进行座谈交流,为村民和学生讲解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,明晰乡村发展多元路径;开展安全教育课堂,为孩子们筑牢安全防线;前往元气森林工厂参观,感受科技与产业融合。
校金龙醒狮团还组织队伍参加了肇庆学院青年大学生“百千万工程”突击队助力“双百行动”文艺汇演。
“心手相牵 温暖童心”关爱留守儿童实践团奔赴罗定市附城街道,开展了为期4天的“三下乡”暑期夏令营活动,带来了包括篮球、足球、毽球、跳绳、体育游戏等一系列体育项目以及防溺水安全教育、生理卫生健康教育等课程,既精准把握课程目标与内容,更注重体育品德培养。实践队伍还前往长岗坡渡槽开展主题团日活动,感悟“为民、担当、实干”的精神力量。
值得一提的是,按照校关工委有关组织各二级学院“五老”参加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的指导意见,7月18日,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梁艳红带领体育学院原党委书记周世友、原党委副书记曾庆光、原体育教育系主任余敬平参与到暑期公益夏令营项目,指导实践队员更好地开展体育课程。校毽球队教练何波副教授还为小朋友们亲自上了一堂毽球示范课。
当“三下乡”遇上“百千万工程”,这是青年读懂中国、服务中国的绝佳“大课堂”。在这趟实践大课上,实践队员将专业所学与基层需求精准对接,将青春力量与乡土情怀相融,以脚步丈量乡野实际,以实干书写青春答卷,用体育为地方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。(娄宇晗 宋烨彤 张雨欣 报道)

